2022-09-22 01:25:24
当人们处于繁华鼎盛的社会发展阶段,很少能预料到未来可能是万丈深渊,即便有人通过若干的分析提出来,这种可能,弄不好还会被当作乌鸦嘴。每个国家,都希望自己的人民过上富裕生活,但是这位把自己国家玩脱的领导人充分说明,治国不是靠热情和自己想当然就能办好的事情。只有当历史的车轮碾过。人们才幡然醒悟,悔不当初,但是积重难返,一切为时已晚。。。。。
现在的阿根廷,除了足球之外,其他方面的发展,都是不尽如人意的,但以前的阿根廷,却非常富有。阿根廷的经济总量,曾位居世界第八、南美第一,是世界的粮草和肉库,物产非常丰富。同时,阿根廷风景优美,矿产资源丰富,但人口比较少,所以阿根廷人民的生活过得很惬意。
阿根廷所在的美洲,原本是人类文明里一块安安静静过自家日子的偏僻之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1530年西班人卡波特率船队到达这里,1535年西班牙人门多萨率2500人的队伍前来征服阿根廷,并相继建立了圣菲、科连特斯、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城市。主要是自然条件太好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不需要多施肥就能高产的土地,各种矿产奇多,比如页岩气全球第二,跟中国差不多,但人口只有中国的三十分之一。
那阿根廷怎么把一手好牌打烂的呢,就是从胡安·庇隆开始的。
胡安·庇隆当上总统后,自我研究发明了一套经济理论,叫做正义主义,展开来就是:政治主权、经济独立和社会正义。政治上要主权,经济上要独立,社会要正义,这看上去没毛病,但一实施就跟打铁一样了。一是经济独立简单等同于国有化,把所有的外资企业收购来,这样一来,等于把外资赶出了家门。另外,就是大搞工业,这原本没错,但搞的时候忽视了农业。使得农场主积极性不高,普遍在削减生产。这为阿根廷后面的事埋下了伏笔。庇隆的思想糅杂了来自欧洲的法西斯主义和阿根廷本土的民族主义,他自称要走出不同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第三条道路,试图用行政手段调和各种社会的力量创造一个他理想的公平社会,实际上是一套民粹加国家主义的政治体制。
经过40年代庇隆政权数十年的发展后的阿根廷是世界上收入最不公平的经济体之一,从1970年代中期开始,基尼系数急速攀升,到了2002年到达0.533的历史最高水平,而其他各种指标显示阿根廷的财富持续的向富人集中现在人们普遍把这一切归咎于半世纪之前的那场社会变革,一场由总统庇隆发动并实行的各种政治经济举措,讽刺的是:这场变革的核心诉求恰恰就是“公平”
而外资撤退,导致工业化也没搞起来,全国经济下滑,高福利维持不下去,大家不干了,纷纷上街抗议,最后庇隆被赶下台。而阿根廷却因此陷入了民粹跟军政府来回折腾的怪圈,1980年,看到国内那么闹腾,再加上外债有点撑不住了,军政府总统莱奥波尔多·加尔铁里决定跟英国干一仗,转移一下国内的社会矛盾。一个原本一只脚踏进了发达行列的国家又回到了解放前。
社会危机总会以你预料之中的方向又意想不到的方式爆发出来,当浪漫与狂热耗尽,曲终人散,哀鸿遍野,只有历史和时间会冷冷的望着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