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低风险静默管理!这不是国家抗疫政策啊

2022-08-12 11:44:35

影视工场 https://www.ysgc.vip

导读

抗疫不只是一个医疗事件,它的构成极其复杂。

来源:“基层医师公社”微信公众号

作者:王乐乐

据基层医生公社了解,基层医生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乡镇农村。甚至有的村医现在这个时节要一边问诊,一边给自家土地播种。

小麦灌浆期、春玉米播种期对农民有多重要则不言而喻。此外,各位基层医生对于静态管理、三区管控等政策再熟悉不过,什么情况下百姓可以行动,什么情况下不能行动,国家都有明文规定。

下面这件事发生在最近几天,也和大家息息相关,此事既关乎基层医疗防疫,又关乎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大事,一起来看看。

01

低风险全县静默

农民不能下地播种?

5月14日,有网友在人民网留言:

我在岳城村承包着一百多亩地,现正值小麦灌浆的管理期也是春玉米的播种期,我想问一下咱县是否可以给办理通行证。

5月15日,该县县委办公室社情民意办给予回复:

网友您好,您反映的问题我们感同身受,但是目前我县正处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全县全域必须保持静默状态,民众必须做到足不出户。

这位网民在河北省邯郸市磁县,而磁县是冬小麦的重要产区。数据表明,该县的冬小麦年均播种面积在21万亩左右,年均产量接近9万吨,也就是1.8亿斤,产量惊人。

农民靠天吃饭,人可以等,天不能等。一位河北的农民表示,播种春玉米普遍在这个时间,而春玉米不像小麦,种在丘陵地带无法灌溉。

基层医师公社查阅当地天气,数据显示前几天磁县下过雨,春玉米种植户都希望能雨后抢种。

现在全县静默,对种植小麦的农民来说,这个时间小麦容易得白粉病等病虫害,最大的问题是不能下地打农药,而且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也送不到。

此外,春玉米的种植每年都需要新种子,现在全县静默进种子也困难,没有玉米种子的农户只能暗自着急。

还有一个问题,什么情况下可以静默管理?河北近期的疫情公报表明,该县是低风险地区。低风险地区足不出户国家并无此类规章,但磁县的防控措施依然特别严格,且有层层加码的迹象。

另外一个问题,是为了防止大规模聚集性感染?可公开资料显示,磁县的小麦已经实现100%机械化收割,夏播绝大多数也是机械化完成的。农民在广阔的田野上种地,且大部分工作依赖机器进行,想要聚集起来也不太容易。

并且这位农民只是申请“下地证”,国家提倡防疫、生产两不误,如果进行合理的防疫管控,相信也可以把防疫工作完成。

02

舆论之下

县政府专门研究此事

首先,人民网留言栏目可以说是“全国人民监督”的平台,地方政府会十分重视。其次,这事在网络上引起反响,发酵成了舆情,迅速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在网络的强烈关注之下,磁县当地“必须保持静默状态”“必须做到足不出户”的防疫政策有了改变。

5月17日凌晨3点04分,磁县融媒体中心发文《民心直通车|您反映的问题解决了!》:

县委网信办监测到,网友5月14日在人民网留言反映“承包土地浇地难”的问题后,磁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5月16日上午,立即责成县政府主管领导就此事进行了专题研究。

经部门和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该网民承包的耕地全面完成了灌溉,反映的问题彻底解决,回访时网民表示非常满意。

而在“立即责成”之前,先有一个舆情监测的步骤,舆情监测之前当然还得有舆情形成。

农时不等人,天大地大粮食最大,这个道理自古如此。农民因为不能下田受到的损失是否有补偿?没有补偿的话如何保证播种积极性?县里的回应并未提及。

春耕问题引起强烈关注已不是个例。基层医师公社发现,据“中国三农发布”5月4日信息显示,河北迁安一位农民,在疫情防控期间“偷偷”下地干活,被巡察人员看到并加以批评。该农民还用大喇叭,向全村村民自我批评道歉。

此后,河北迁安还发布通告称,个别村居没有落实好统筹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工作,存在不当劝阻行为,管控措施简单、过度,没有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群众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类似问题屡见不鲜,也让人感到疑惑。国家三令五申,“三农”是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全国人民吃饱肚子的大问题。这些地区,大多都没有严重的疫情出现,农民也只是想着种地,何错之有?

03

抗疫不只是医疗事件

当地方政府为农民下地设置阻碍,是否考虑到了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是否记起了中央反复强调的“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业内人士王莉表示,随着我国经济体量不断增大,粮食消费量快速增加,而粮食的进口依存度已经比较高,有的还在上升。粮食供应一旦出现严重缺口,极有可能被人“掐住脖子”,到那时再反击就悔之晚矣了。

国家层面多次强调疫情防控、经济发展两不误,也强调防疫是一场人民战争,但一些官员作为战争的“地方总指挥”,并没与很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带领大家共克时艰。

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对防疫过度处理的干部都十分谨慎。对于“一刀切”的懒政也要有人承担责任,但纵观疫情这些被处理的干部,相当一部分都是防疫措施执行不力。

“层层加码”虽然能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也可以免于“东窗事发”后的问政问责。但耽误国家发展也是问题,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绝不能有只抓防疫保自己的想法,这样牺牲的是民众的利益。

抗疫不只是一个医疗事件,它的构成极其复杂。不是医疗机构扛起大旗冲锋,其他机构就可以坐享其成的事情。官员和民众应该是“官民鱼水”而不是“唇亡齿寒”。

单纯保证动态清零,对经济发展放任自流,这样的防疫方式是开倒车,动态清零就是为了保证大家健康的生产生活。防疫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怎么能有一成不变的防疫方式?

正确认识和把握防疫不同阶段的理论和实践,是保障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前提,无论防疫环境多么复杂,只要勤于研究学习最新的防疫难题,国家发展就一定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责编|苏沐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利淘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