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4岁当军政委,后连降6级,毛主席:不公平,74岁成国家主席

2022-07-22 19:03:01

yy影视在线看最热影视 https://www.516.run

鲁迅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确,我们今天的幸福之路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热血淌出来的。他们有的为民请命,有的舍生取义,有的为国捐躯,因为他们的牺牲和奉献,我们才能生活在和平和安定之中。他们的名字永远闪耀在中国的历史上。

1909年的中国处于辛亥革命前夕,国家内忧外患,清政府的统治岌岌可危,风雨飘摇,政治舞台上也风云变幻,各个阶层的人都试图发声,爱国志士们也正在苦苦探寻民族的出路。这一年夏天的湖北黄安,李先念在高桥镇的李家大屋出生了。他是家里的第八孩子,当时的家境本就贫寒,再加上又要多养活一个孩子,更是捉襟见肘,这个家里最小的孩子,跟着哥哥姐姐一起挨饿受冻,艰难生存。

但对于李先念来说比较幸运的是,他至少还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李家是一个比较大的家族,在当地设有私塾,年幼的李先念便进入这里学习。小小的他天资聪慧又十分努力,在班上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如果能够继续上学,相信一定大有前途。怎奈家中根本没有多余的钱送他去念书,所以在上完私塾后,他便开始干活补贴家用了。

在父母的安排下,他来到武汉,在一个卖寿器的门店里打杂,武汉是一个先进思想传播比较广泛的大城市,当时辛亥革命后,中国却没有走上独立的道路,国家依然动荡混乱,李先念经常能够看见游行的爱国工人和学生从门前走过,革命思想逐渐在心里生了根。

17岁时,李先念家乡的很多农民受到革命思想的洗礼,积极投身革命运动。他也回到家乡,加入到农民运动的队伍中去,虽然年纪不大,但可能得益于他曾受过教育,也曾去大城市闯荡,他思想成熟,处事果断,有勇有谋,很快就本乡农民的认可,成为农民协会的执行委员。1927年11月,他带领家乡的农民自卫军参加了黄麻起义,虽然最后寡不敌众,起义以失败告终,保住一条性命的李先念并没有放弃革命的念头,他和几个部下在家乡组织了游击队伍,继续革命。1928年秋天,他带领队伍加入了红军,而他被任命为红军团的政委。这一年,他才22岁。

年轻的他就要管理上千人的队伍,却并没有手忙脚乱。他积极地向吴云山等革命前辈请教带领队伍和指挥作战的经验,另一方面他也把自己革命以来总结的灵活多变的战术运用到战斗中,在纷飞的战火中,他经受住了考验。

1933年7月,红四军的四个师经过扩编,编成了四个军,李先念所在的红三十军任命他为军政委员。刚刚满24岁的他在方面军的政委中,成为了最年轻的那一个。长征时期,毛主席见到了他,也夸奖他年轻有为。并在简单交谈中对这个少年老成、粗中有细的年轻将领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抗日战争时期,李先念进入抗大学习,毕业之后,重新回归战场的他却被安排去当营长。这等于被连降了六级!但李先念觉得无论什么职位都是为革命做贡献,所以他并没有在乎。可是毛主席得知这一消息后却为他鸣不平。主席和他见面后,提议他去新四军担任支队参谋,李先念欣然前往。

1949年5月,建国前夕,李先念回到家乡湖北,主持全面工作。稳定了建国初期湖北的局势,几年之后,湖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后来他历任副总理、财政部长,并于1983年当选国家主席。

去世后的李老,按照他生前的安排,骨灰被撒在了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他出身贫寒,但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在革命道路上不断前进,最终将自己名字留在了人民的心中。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利淘网版权所有